1)余音绕梁(十)_逐鹿记之五行八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姚金、王蝶结伴走出咸阳后,一路上说说笑笑地跟随在前往翠华山赶庙会的熙熙攘攘人群中,兴致勃勃地浏览沿途风光。不过,他们只谈风花雪月,闭口不谈《离骚》,更不提“六韬大法”的事。

  然而,当他们来到翠华山“天池”之僻静处时,姚金立刻话锋一转,主动与王蝶聊起了姜子牙《六韬》卷二《武韬》的内容。《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其中,《武韬》是周文王与姜子牙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的对答录。

  《武韬·文启》开篇,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

  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遒。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终而复始,何穷之有。优之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名彰。…”

  换成白话文就是,文王问太公道:“圣人应坚持何种原则才能治理天下?”

  太公回答说:“不要忧虑也不要节制,万物自然各得其所;不要节制也不要忧虑,万物自然生长繁荣。实行政令,要让人不知不觉受到教化;时间推移,要让人感觉不到变化。圣人能做到这一点,万物自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这样周而复始,就不会穷尽。优游自如,反复追求;如果已经追求到了,就必须秘密地隐藏在心中;既然隐藏在心中,就不能不在治理国家中实行;既然已经实行,自己一定不要宣扬。天地不自我宣扬,而万物自然生长;圣人不自我宣扬,而名誉四处传颂。…”

  姚金所获“六韬大法”虽然也划分为“文、武、龙、虎、豹、犬”六韬,但却与姜子牙的《六韬》不同,它是用《六韬》和《离骚》语言凝练而成的著作,写的让人晦暗难懂。这时候,姚金对王蝶仍然怀有戒心,并没有轻易道出“六韬大法”功谱,而是旁敲侧击地提及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具体而言,姚金同王蝶探讨所谓的“武韬”时,除了聊及姜子牙《武韬》的“何忧何啬、万物皆得”等内容外,突然转而询问王蝶曾经读过的屈原《离骚》中一句话:“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后羿淫逸游猎山林田野,又嗜好射获肥大的狐狸。”

  羿是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君主,曾起兵推翻夏启之子太康。

  实际上,屈原用射箭来象征性交,意指后羿纵欲过度。照此看来,姚金对王蝶说这句话的意思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他在向王蝶求爱。可是,王蝶听后不置可否,却冷不丁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