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劝旧帝顺应天道,白子出中正试行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9章劝旧帝顺应天道,白子出中正试行

  “白国白氏?”刘协一听到这个名号,立即从曹节身后出来,握住白康的手,声泪俱下道:

  “卿终于来了,朕苦等久矣,先皇离世之前,多次与朕说,若有要事可求助于白国,如今白卿前来,是否帮助朕兴复汉室?”

  白康不着痕迹的抽出被刘协拉住的手,退了一步,重新施礼道:

  “山阳公被关久了,竟然说如此痴话,白氏与刘,约定俗成在于天下,今山阳公失鹿,乃天命也,白氏向来敬天礼法,何以敢逆天而行。

  不过如今您的族兄弟刘备,重新承接了天命,如此也可算是兴复汉室啊。”

  刘协有些悲愤道:

  “朕可是先皇之子,是光武后裔,卿之祖上与光武立约,如何能够帮助刘备,而不助朕。”

  白康看了一眼刘协,依旧耐心道:

  “高祖立鼎,大汉始兴,王莽篡汉,汉运一终,光武鼎兴,大汉中兴,曹氏代汉,汉运二终,刘备肇兴,大汉再兴,此汉之三运也。

  先有高祖之汉,再有光武之汉,如今刘备之汉也,虽承汉制,然终究与前汉、故汉不同,此乃天道,非人力可能违也。”

  可是白落却说:“非是臣不同意,实在是臣年事已高,白国之事尚且无法处理,更遑论天下之事呢?

  不过陛下若是愿意,臣愿意让自己的太子,前往邺都,辅助陛下。

  白落虽然年老,但是因为传承的缘故,思维并不迟钝,缓缓在白艺的帮助下起身,对刘备微微施礼,然后以极其苍老的声音答道:

  “既然如此,白王可不能像前汉一样,窝在白国,不参与天下之事,朕认为,天下之事,少了白王,以及白氏,终归是不妙。

  刘协点点头。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中正府,中正府汇总、审核无误后,分为两份,一份归档中正府,一份交由吏曹,吏曹依据此表,对官吏进行任命、升迁与罢黜。

  刘协看着眼前刘备恭敬递上的玉玺,内心有些蠢蠢欲动,正想就这样顺水推舟的接受。

  我愿意授予您河内王的爵位,以奉祀自光武以下的历代帝王,还请不要推辞。”

  酒过三巡,刘备端着酒杯向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王落遥敬道:

  既然陛下已然登基,还请不要再将玉玺让给我,只要天下还能重新沐浴在大汉的荣光之下,安定祥和,我就算是日夜受难,也甘之若饴。”

  刘备深感地盘太大,而可用之人又太少,尽管前些日子从白国薅来了许多贤才,但是放到自己治下,一点水花也激不起来。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岁、籍地各项,并有大小中正官,分别进行品第,并加评语。

  刘备知道白落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于是十分通情达理的同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