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本性难改乱京城,讨董檄文天下动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本性难改乱京城,讨董檄文天下动

  因为行废立之事,使得董卓在朝堂中的威势达到了顶峰,几乎没有一个大臣敢反对其的提议,更有甚者,就连董卓在朝会上打一个喷嚏,这些大臣都会颤抖不已,生怕惹上杀身之祸。

  九月十二日

  为了给董卓腾位置,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之前为了尽快废除刘辩,因此对于逃跑的卢植、白典、袁绍三人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如今自己贵为太尉,应该向天下彰显自己的权威了。

  卢植就算了,是天下名将,可是袁绍不过是小辈,而白典居然当初当着他的面讽刺他,他准备对这袁绍、白典二人,在天下的范围内进行悬红(通缉令)。

  但是被城门校尉伍琼劝住:“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白典、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

  如果通缉他们太急,势必激起事变。白氏从前汉的时候就在朝廷显耀,至今已经有了数百年,在海内拥有极大的威望,受白氏恩德,门生、故吏在天下的范围内不知有多少,就连袁氏也不能比拟。

  谁叫这二人都是四世三公呢?也只有白典到了,才能与二人争论一番。

  不仅如此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白典、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为了抢占首义,加上白典等人被支得太远了,袁绍首先起兵响应。宣布自己要尽起渤海之兵,至河内,威逼雒阳,清君侧,诛灭国贼董卓。

  十月三日

  董卓趁着何太后遗体下葬的时候,开启文陵(汉灵帝陵墓)时,指使人偷取其中珍宝。

  原本若是一直如此下去,哪怕董卓之前做出这么多的不合理之事,也会在当下这些措施下被洗涤一空,成为士林口中的名城。

  望天下豪杰兴义师,泄公愤;扶持皇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董卓自拜相国,强行要求刘协授予他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

  一系列亲近士人的举动,为董卓赢得了极大的声望,原先一见到他就面露厌恶,破口大骂的许多士人,再看到他,也会称呼一声董公。

  既然新的会盟诸侯到了,那依照惯例,应该重开宴会。

  但是百姓和士人都将这些事算在了董卓的身上,哪怕董卓之前为党人平反,重礼名士,也挡不住百姓们对董卓士兵的惧怕和怨恨。

  在陈留散家财、聚义兵的曹操向天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